首先,我代表南通理治教育發展基金會管委會和朱理治的后人,向獲得2020年“理治獎”的師生表示熱烈祝賀!向出席頒獎典禮的市教育局和區委區政府領導們表示衷心感謝!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教育,特別是素質教育和教育的全面發展。習近平總書記提出,教育的根本任務是立德樹人。我覺得南通的教育事業,充分體現了這些思想。今天受獎的通州五所學校過去一年里取得的新成績、得到的新榮譽,便是一個有力的證明。
梁啟超過去說過:“少年強則國強”。習近平總書記則說:“教育興則國興,教育強則國強”。我覺得習近平總書記這句話講得更透徹,總結得更深刻。南通教育事業現在已經很強了,我們之所以還要創辦這個基金會,目的就是要通過“理治獎”的評選,回報家鄉對父親的養育之恩,為已經很強的南通教育事業再添一塊磚加一片瓦。
我父親于1926年由當時的南通七中考入清華大學,192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28年回鄉以當時余西小學教員職業作為掩護,從事革命工作,不幸被捕入獄。由于未暴露黨員身份,故敵人胡亂給他安了一個罪名,判了兩年刑。1930年釋放出獄后,他回家鄉看望父母三天,便義無反顧地又回到革命隊伍,從此直到去世,再也沒回過家鄉。但是,他對家鄉始終充滿眷戀,時常對我們講述家鄉的故事,使我們雖未在家鄉生長,卻從小心向往之。現在,我們終于可以通過基金會這個平臺,時常回到家鄉,見證家鄉的飛速發展,參與家鄉的教育事業了。
我們建立這個基金會,評選“理治獎”,還有一個目的,就是通過這種形式,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繼承紅色基因、弘揚紅色文化的指示,在家鄉青少年中傳播理治精神。什么是理治精神?我曾概括了四句話:一是追求真理的堅定信念,二是百折不撓的奮斗精神,三是熱愛祖國的赤子情懷,四是廉潔正直的人格風范。這四點與其他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精神相比,既有共性,也有因為個人特殊經歷造就的個性。所以,傳播理治精神,說到底就是繼承和發揚帶有朱理治革命人生特點的老一輩革命家的精神,就是繼承紅色基因、弘揚紅色文化。
按照中國舊歷,今年是庚子年。中國近代以來共經歷了四個庚子年,每逢這一年都有災難,但結局卻很不一樣。第一個是1840年,爆發了鴉片戰爭,英軍起初只有4000人,最多時也不過2萬人,而清軍號稱80萬,結果被打得落花流水,只好簽訂《南京條約》,割讓香港。第二個是1900年,八國聯軍由天津進占北京,開始時也只有2000人,最多時2萬人,而當時京畿一帶的清軍有十五六萬,結果火燒圓明園,被迫簽訂辛丑條約,按當時中國人口一人一兩白銀賠款,一共四億五千萬兩。清華大學就是美國把當年多要的賠款退回后建成的。以上兩個庚子年都是我們的國恥年。第三個庚子年是1960年,已經進入了新中國,發生了嚴重干旱,而且是三年自然災害中最嚴重的一年,但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通過國民經濟調整,很快戰勝了災害,恢復了經濟。今年是第四個庚子年,又遇上了災害,一是病毒,二是水災,三是“特朗普”。但這次我們又經住了考驗,到目前為止,有的已取得完全勝利,有的基本勝利,有的初步勝利。
剛剛過去的雙節,我國有5.5億人在地上天上水上流動,6.5億人進入景區,卻沒有發生一例新冠病毒感染。但同一時間,全世界每天有30萬多人被感染,五六千人因此死亡,僅美國就已超過21萬人去世,連特朗普本人也被感染。所以說,我們的抗疫已取得重大戰略成果。今年夏天,全國198條河流水位超過警戒線,有的超過了歷史最高水位,16個省、4億畝地、3000萬人受災。但黨和政府組織人民抗洪救災,人民子弟兵也上陣支援,最終取得了完全勝利。據農業部門統計,秋收雖然受到影響,但今年仍然是一個豐收年,全年糧食產量不會少于6.5億噸。特朗普企圖用貿易戰、科技戰打壓我們的出口和華為公司,還要禁止抖音在美國使用。但我國前三季度出口仍然比過去增加,而且順差更多了;華為上半年的收入也增加了13%;美國的法院還判決禁止抖音為違法。可見,特朗普的如意算盤眼看也要落空了。
黨的十九大指出,我國再用15年,到2035年要基本實現現代化;再用15年,到2050年也就是建國100周年,要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今天在座的中小學生,最小的7歲,最大的19歲;再過15年,是22歲到34歲;再過15年,也不過是37歲到49歲,都還處在青壯年時代。所以,實現我們國家下一步兩大奮斗目標,要靠同學們去努力。毛主席在60多年前對大學生們說過:世界是你們的,也是我們的,但歸根結底是你們的,希望寄托在你們身上。現在,那時的大學生都老了,我們這一代人也老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希望真真切切寄托在你們身上。
“理治獎”頒獎到今年已經是第九屆了。九年來,獲得“理治獎”的老師有305人次,學生有2060人,獎金合計177萬元。以后,基金會會根據財力繼續擴大獎勵范圍,提高獎勵金額。比如,今年“理治獎”就增加了亭西小學,這也是一所百年老校,至今堅持辦在村上。我們把它納入獎勵范圍,目的就是要肯定這種因地制宜的辦學方針,鼓勵老師扎根鄉村。另外,今年還頒了一個特別獎,發給一位名叫丁又也的同學。他去年的高考分數達到了清華錄取線,但卻選擇去華東師范大學。因為他的志向是做一名教師,而且是做基層教師。盡管基金會原定給每位考入清華經濟管理學院的南通籍學子獎勵,但我們認為這種精神也很值得提倡,所以破例給他發了獎。前些年我們曾把通州職業中專納入“理治獎”頒獎范圍,目的也是為了鼓勵“兩條腿走路”的辦學理念,提倡辦更多的職業中專。目前大學就業率是90%多,而職業學校的就業率是100%,而且畢業生還供不應求。聽說目前南通市職業學校的學生已占全市學生的40%,這個比例已經非常高了,但還有必要繼續提高。我們就是想在資金有限的條件下,通過選擇獎勵對象,為南通教育事業增加一點導向作用。
最后,祝南通市和通州區的教育事業蒸蒸日上!祝老師和同學們身體健康,萬事如意!
上一篇: 連載:長征歷史上的今天
下一篇: 連載:長征歷史上的今天
評論區